罗源社区网

搜索
1440
查看
0
回复

罗源“土豪”回乡打造“花果山”

[复制链接]

楼主: aleo       显示全部楼层   阅读模式

楼主
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40115.jpg



       靠食用菌栽培技术闯荡外省赚到“第一桶金”,回到家乡罗源后又办了汽车修理厂和宾馆。郑云开,这名传奇人物2009年急流勇退,“占山为王”过起了“隐居”生活,在这山里一“住”就是5年。

  郑云开“隐居”的地方是罗源碧里乡西洋村,当年,他同当地乡亲一起建起了农林牧专业合作社,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地方租了4000亩荒山。如今,这里满山都是油茶、茶树、桂花树、香樟、太子参、罗汉松等,4000亩荒山变成了生态优美、生机盎然的“花果山”。

  艰苦打拼积累可观财富

  昨日上午,记者驱车前往碧里乡西洋村,沿着崎岖的山区水泥路来到了“花果山”,见到了西洋农林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云开。

  郑云开戴着一顶休闲帽,皮肤黝黑,正在茶山上指导农民劳作。“只要在山上,早上起来巡山后,直到中午才回到住的农家屋内。”郑云开停下手中的活向记者介绍说,管理4000亩山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,他必须经常骑摩托车或开皮卡车巡山,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。

  他告诉记者,碧里乡西洋村以前是有名的食用菌种植村,1993年,他去河南南阳西峡种植食用菌,去了两年,亏了20万元。回到家乡后,他又去福建农科院学习新技术,1997年带着20万元再次前往西峡,教给当地农民食用菌栽培技术,然后进行产品回收。他在当地技术部门支持下成立了神菇集团,发展当地经济,生意越做越大。

  2004年,郑云开回到家乡,在县城创办了金盾汽车有限公司,维修各类车辆。2005年,他又成立腾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经营宾馆、游艇、海上餐厅等,生意做得红红火火。依靠诚信经营和艰苦打拼,他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。

  回馈乡亲投巨资再创业

  虽然积累了一些财富,但郑云开的梦想是回馈家乡父老,帮助乡亲共同致富。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和深思熟虑,郑云开决定回乡创业。

  2009年,郑云开用积累的财富同9名乡亲一起筹建合作社,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执着的精神,他决定利用自然资源,在西洋村种植油茶和茶树。

  2010年4月13日,经罗源县工商局核准登记,罗源县西洋农林牧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,注册资金200万元,成员10人。

  郑云开回忆说:“刚到山上时,这里只有一间破旧的老房子。没有路,没有灯,没有手机信号。我在那个破房子里住了一周,自己做饭吃,管理山场,晚上青蛙叫,早上小鸟叫。一些群众看到我一个人住在山里的破房子里,还把我当成头脑有问题的人。”

  他不顾别人的看法,依然同几名乡亲在这里投资创业。他们结合山里地形地貌种植油茶、茶树以及香樟、罗汉松等苗木,并投资160多万元修了4.5公里的水泥路。

  油茶、茶树的收益期很长,长期投入不利于资金周转。郑云开请专家到农场指导规划,专家提出通过立体开发、以短养长的办法解决问题。他立即调整思路,在油茶树间套种西瓜、太子参、绿化苗木等,增加短期收益。

  “太子参一年就长成,一棵苗会长出十根参来。我一直都没打农药,准备让它自生自灭,跟野生参差不多。”郑云开笑着说,参苗进价120元/斤,目前市场售价较低,希望收成时销售价格会上去。2012年,郑云开引进台湾品种角茎野牡丹100多株、梅花数百株。去年他们又和福建农林大学合作,引进了不少油茶品种;从福建省农科院引来“梅占”、“金观音”、“金牡丹”等茶树品种。

  郑云开带记者来到一个苗圃,得意地说:“我嫁接了300株茶花,开花的时候,每棵会结出5种到10种颜色的花。”据了解,这些茶花都是请台湾技术人员和浙江技术工人通过嫁接而成的,价格不菲,有的一株可以卖到两三万元,但嫁接能否成功,要两三年后才能见分晓。

  如今,整个“花果山”已完成投资1200多万元,其中郑云开就投入了800多万元。

  初见成效筹建观光生态园

  如今,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粗具规模,经济效益初步显现。

  合作社拥有林权林地4000多亩,其中已种植油茶1100亩、茶树500多亩、绿化苗木500亩、中草药200亩,这里还建成农家特色屋舍3座,共有35个床位,日接待游客可达50多人。

  2012年,郑云开向工商部门注册了“仙济山”、“郑氏云开”商标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。目前,已注册“仙济山”商标的产品有红茶、茶油、蜂蜜,注册“郑氏云开”商标的产品有茶叶、苗木、中草药等。

  2013年,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94.1万元,利润85.46万元;合作社成员由原来的10人发展到103人,注册资金从2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000万元。

  2011年,合作社被福州市政府评为第六轮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;2012年,郑云开被评为“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”;2013年,合作社被评为“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”;目前,他们正在申报参评“2014年福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”。

  “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,还有就是离城市较远,留不住人才。”郑云开非常希望政府下派干部到合作社挂职驻点,帮助他们协调解决问题、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、申报发展项目、拉一些项目到合作社落户。

  对于“花果山”的前景,郑云开非常乐观,他说,合作社仍处在发展阶段,他们正在积极筹建精致观光生态旅游示范园,今年计划注册“郑氏家庭农场”,利用林下空间养牛、羊、鹅等,明年继续扩大林下养殖规模。

  据了解,郑云开经常到各村去搜集农家用具,准备放在家庭农场让游客体验农家风味特色菜的制作过程。合作社正与县林业部门合作,准备在山上建一座瞭望台,这样既起到森林防火的作用,又可成为一个景点,计划在2016年对游客开放。


来源:福州晚报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网站制作|关于我们|手机版|Archiver|

罗源社区网 ( 闽ICP备12015392 )Powered by Discuz! X3.1 © 2011-2014    

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,不代表罗源社区网立场,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.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